由澳門城市大學科研管理處主辦,創新設計學院、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支持,澳門基金會贊助的“澳門都市更新與高密度海綿城市建設研究報告新聞發佈會”於2020年5月7日上午在城大金龍校區舉行。該校協理副校長葉桂平、創新設計學院課程主任周龍、講師閆笑一、科研管理處處長盛劍及研究人員陳佩儀、肖明玉出席發佈會。
葉桂平指出,是次發佈的《基於可持續發展的澳門舊城社區更新策略研究報告》和《澳門濱海高密度社區海綿城市規劃設計與績效評定研究報告》,是澳門城市大學承擔澳門基金會研究課題的兩份重要子項目。首先,作為一種學術概念,都市更新是在舊區重整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目的是為了使這一概念具有更大的內涵,適應現實要求。由於都市更新直接關係到城市風貌、居民日常生活、交通狀況的改善、旅遊資源的維護與拓展,以及拉動中小企業發展等一系列與澳門長遠發展息息相關的方面,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其次,都市更新是城市規劃與城市發展的重要內容。一直以來,都市更新既是澳門社會熱切關注的問題,也是政府施政的重點難題。《基於可持續發展的澳門舊城社區更新策略研究報告》中指出,澳門在城市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口密度不斷攀升,而居民賴以生存的已趨於飽和的城市物質空間卻未得到同步的發展。從早期的摸索階段發展到當前的法制化階段,澳門因其獨特的物質空間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在都市更新上呈現出複雜多樣的利害關係,因此如何協調上述關係、提升居民的更新意願成為澳門都市更新發展所面臨的重要挑戰。研究報告對此提出了六點思考:包括:1.都市更新中樓宇的界定與分級問題;2. 都市更新相關實施機構的組成與運作機制的公平性問題;3. 都市更新的激勵機制;4. 對都市更新中弱勢群體的考慮;5. 如何防止都市更新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6. 都市更新項目實施的監督與管理。
最後,在全世界範圍內較早完成都市化進程的國家和地區擁有著大量的成功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可為澳門提供借鑑。比如新加坡和台灣在有關實施機制和法律條例方面的成功經驗,對澳門都市更新的發展就有較好的參考與借鑑意義,而香港城市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則可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相對來說,以英美國家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因國情差異問題還不宜進行直接參考。
消息來源:http://www.sengpou.com/news_detail.php?news_id=7557&element_inde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