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探索大灣區文旅產業發展
發佈時間:25/05/2023

國際旅遊與區域發展學會於5月14日舉辦「2023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命運與發展論壇」,邀請粵港澳大灣區專家學者作主旨演講,期望藉此與關心粵港澳大灣區的學者相互探討有關灣區發展的建議,探討大灣區文旅產業及周邊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該學會與灣區旅遊及周邊產業發展之間實現優勢互補與對接。項目獲澳門基金會贊助部份經費。

 

論壇當日在濠璟酒店會議廳舉行,澳門城市大學國際旅遊與管理學院執行副院長、國際旅遊與區域發展學會會長李璽,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研究協會會長、前旅遊發展委員會委員簡萬寧,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管理學院教授蔣慶榮及國際旅遊與區域發展學會理事長董之文等嘉賓出席。活動吸引逾70名旅遊業界學者、教授等到場聽講。

 

李璽致辭時表示,國際旅遊與區域發展學會於2018年成立,目標是推進旅遊和區域研究學者的聯絡與合作,成為智庫,推動社會持續發展。是次論壇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地域特色,深挖灣區發展潛力,探討大灣區文旅產業及周邊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國際旅遊與區域發展學會與灣區旅遊及周邊產業發展之間實現優勢互補與對接,增進學會成員之間及學會與相關業界之間的相互了解。

 

論壇上,主講嘉賓就多個主題展開分享和討論,包括城市建設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珠海軌道交通與土地利用協調模式研究、跨境就業等。

 

當中,簡萬寧的演講題目為《城市的建設發展必須守住旅遊功能之底線》,他指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是國家對澳門作出的戰略定位,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必須突出和強化澳門城市的旅遊功能。政府在編製城市發展規劃以及制訂土地使用和利用政策時,應關注及有規劃地保留可用於建造旅遊設施的土地。他認為,現行的配套法律,包括《土地法》、《城規法》、《文遺法》,均為旅遊功能的確立及存續提供保障,當中為建造旅遊用途的設施,可根據《城規法》設立部分保留地,保留給日後建造旅遊用途的設施使用。

 

他最後總結指,在重視生活質量及產業多元化的當下,城市不論如何發展、如何現代化,都不能讓旅遊功能缺位,否則此類城市的功能是不健全、不完整的,尤其是澳門要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另外,蔣慶榮的講題為「定製旅行」,他指,定製旅行主要包括「包團」等,在同質化的團隊遊當中,建議旅遊業者制訂行程時,要關注旅客的體驗感,應為旅行者帶來快樂。

 

消息來源: https://www.shimindaily.net/v1/news/macau/%E5%AD%B8%E8%80%85%E6%8E%A2%E7%B4%A2%E5%A4%A7%E7%81%A3%E5%8D%80%E6%96%87%E6%97%85%E7%94%A2%E6%A5%AD%E7%99%BC%E5%B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