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語‧愛關懷”計劃
發佈時間:11/07/2013

提升專業服務 成就孩子的未來

“聽.語.愛關懷兒童發展講座”邀台灣專家學者分享探討

“聽‧語‧愛關懷”計劃在澳門基金會的資助下,項目自去年六月啓動至今,已成順利進行聽力、語言篩查工作,為有需要的兒童及早治療及介入。為進一步推動澳門業界對早期療育的關注並提升專業服務,澳門聾人協會於3月8日上午9:30在澳門鏡湖護理學院二樓演講廳(1)舉行了“聽.語.愛關懷兒童發展講座”,從多角度探討幼兒發展與早期療育的關係以及介紹促進子語言發展的技巧,推動社會大眾關心幼兒早期的成長。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區榮智出席了講座並指出,該會於2012年走訪了本澳多個長期服務基層的社會服務團體,希望攜手作合作進一步做好服務弱勢社群的工作。在到訪澳門聾人協會後,了解到現時本澳聽障學童對輔具的需求,以及近年語言障礙查詢或求助個案增多,為讓聽障人士能及早防治,澳門基金會投入澳門幣530萬元,與澳門聾人協會合作推出為期兩年的“聽‧語‧愛關懷”計劃。他相信,此項目將有效為家長及幼兒提供適切的服務,充份發揮社會的資源效益,促進社會共融。


澳門聾人協會總幹事劉雪雯介紹了“聽‧語‧愛關懷”計劃的進展情況,在該會持續及大量的健康教育和宣導推廣工作下,加深了社會對早期療育的概念及重要性,同時,該會得到托兒所、港台相關專家團隊的支援和合作,順利展開篩查工作並為部份聽力及語言遲緩的小朋友及早治療及介入,減緩問題的惡化。她續指,早期療育在澳門是一個新概念,藉講座讓大眾正確認識及面對早期療育和發展遲緩的議題。


講座邀請了台灣埔里基督教醫院院長趙文崇以腦神經專業的角度,探討發展遲緩早期療育的重要性,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童寶娟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早療評估中心語言治療師李家汎以“創造機會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為題,從語言治療專業角度,認識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技巧。本澳幼兒服務工作者、復康服務工作者、治療師、社工以及關注相關議題的家長、老師、學生約五十人出席了講座。


“聽‧語‧愛關懷”支援聽障人士 促進社會共融

沒有聲音的世界仍是充滿愛。為了加強對本澳聽障人士的支援,以及為可能存在聽力障礙的幼兒提供更多元化和及時的服務,在2013年中澳門基金會投入澳門幣五百三十萬與澳門聾人協會合作開展為期兩年的“聽‧語‧愛關懷”計劃,預計約二千名幼兒及聽障學童受惠。


“聽‧語‧愛關懷”計劃分為“早期療育先導計劃”和“聽覺輔具支援服務計劃”兩部份。“早期療育先導計劃”免費為二千名幼兒進行聽力及語言篩查,並對有需要的兒童進行後續評估及跟進,讓家長及早發現幼兒可能存在的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問題,爭取復健“黃金時間”,讓兒童取得及時治療。現時學者正分析早前已收集136個的本地語言樣本,預計12月可完成聽力及語言篩查量表本地化工作,並開展篩查工作。在收集樣本過程中,發現19個疑似有聽力或語言障礙的個案,其中2個案個正由社工跟進。


“聽覺輔具支援服務計劃”提供不同的輔聽系統供有需要的聽障學童借用,藉此減輕經濟負擔,維護學童平等學習的權利。現時,線圈系統、聲場系統等設備,其中15套無線調頻系統已借出14套。另外,為了讓學生更認識聽覺輔具,工作人員已到本澳14所學校進行介紹聽覺輔具介紹及普通支援服務。


“聽‧語‧愛關懷”計劃一方面為有確實需要幼兒及聽障學童提供實質支援,另一方面藉著服務的宣傳推廣活動,亦有助加強社會對早期療育和聽障人士需求的認識,促進社會共融,共同構建無礙阻的和諧社會。


“關顧民生,扶助弱勢社群”是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澳門基金會將一如以往,繼續在資源提供上緊密配合社會需要,與基層服務性社團合作,通過社團廣泛的服務網絡,致力提升居民生活質素,擴大居民福祉。


“聽‧語‧愛關懷”計劃

1. 項目目的:

    旨在為本澳聽障人士或疑似聽障的幼兒提供更多元化和及時的服務,拓展扶助弱勢社群的空間,為弱勢社群提供實質支持。

    (1) “早期療育計劃”:有助家長及早發現幼兒可能存在的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問題,爭取於復健的黃金期取得及時的治療,讓兒童健康成長。

    (2) “聽覺輔具支援服務計劃”:有助減輕聽障學童使用聽覺輔具所帶來的家庭經濟負擔,保障平等學習的權利。


2. 項目背景:

    2012年澳門基金會到訪澳門聾人協會,了解到現時本澳聽障學童對輔具的需求,以及近年語言障礙查詢或求助個案增多,有見及此,澳門基金會與澳門聾人協會合作推出“聽‧語‧愛關懷”計劃。此項計劃共開展兩年,澳門基金會總投入金額為澳門幣530萬元。


3. 項目服務內容:

    (1) “早期療育計劃”:免費為二千名幼兒進行聽力及語言篩查,預計有二百名兒童需要後續評估及跟進。

    (2) “聽覺輔具支援服務計劃”:提供線圈系統、聲場系統、十五套無線調頻系統,讓有需要的聽障學童借用。


4. 查詢聯絡:

    (1) 親臨:澳門聾人協會,地址筷子基石仔堆巷65號地下

    (2) 電話:2848 2984 / 6335 7575

    (3) 電郵:earlyinterventionmacau@gmail.com 

    (4) 網頁:http://mda-speechandhearing.org.mo 

20131113153415125.jpg


澳門基金會 澳門聾人協會 聽‧語‧愛關懷計劃新聞發佈會暨啟動儀式

為貫徹落實特區政府“關顧民生,扶助弱勢社群”的施政方針,澳門基金會與澳門聾人協會合作開展“聽.語.愛關懷”計劃,於6月22日在教科文中心舉行了啟動儀式。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表示,澳門基金會近年積極與不同的基層服務性社團合作,共同推出惠澤居民、關懷弱勢的項目,是次資助項目包括“早期療育先導”及“聽覺輔具支援服務”,為期兩年,共撥款五百三十萬元,旨為本澳聽障人士或疑似聽障的幼兒提供更多元化和及時的服務。


儀式由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行政會發言人梁慶庭、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區榮智、教青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主任周佩玲、社工局代表劉玉芳、街總會長姚鴻明、工聯理事長鄭仲錫、婦聯理事長林婉妹、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同善堂值理呂錫照、聾協會員大會主席余家穎及總幹事劉雪雯共同主禮。


劉雪雯向在場人士介紹了目前澳門對有關資源的需求,她表示,協會服務對象中的先天或早期失聰共有五百人,近期增加不少有語言障礙問題的求助。聽障人士的無障礙需要容易被社會忽略,“早療計劃” 將免費為二千名幼兒進行聽力及語言篩查,預計有二百名兒童需要後續評估及跟進,有助家長及早發現幼兒可能存在的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問題,爭取復健的黃金期,取得及時的治療,讓兒童健康成長;另外,“聽覺輔具支援服務計劃” 提供線圈系統、聲場系統、十五套無線調頻系統,讓有需要的聽障學童借用,有助減輕聽障人士使用聽覺輔具所帶來的經濟負擔,保障平等學習的權利。


吳志良在致辭時表示,為履行澳門基金會支持澳門社會及慈善事業發展的宗旨,澳門基金會近年積極與不同的基層服務性社團合作,共同推出惠澤居民、關懷弱勢的項目。是次資助的項目旨在為本澳聽障人士或疑似聽障的幼兒提供更多元化和及時的服務,拓展扶助弱勢社群的空間,為弱勢社群提供實質支持,具積極的社會意義。他相信,澳門基金會與澳門聾人協會共同合作,有助更好地發揮社會資源的效益,實實在在幫助有需要的人士。


他續指,澳門基金會將一如以往,除主導開展各項符合基金會宗旨的項目外,將繼續在資源提供上緊密配合社會需要,與不同的基層服務性社團合作,通過社團廣泛的服務網絡,致力提升居民生活質素,擴大居民福祉,共同營造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的社會氛圍。 


機構連結

http://www.mda.org.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