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澳門基金會的邀請,著名漢學家和當代新儒家的代表、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社長杜維明敎授,將於本月十三日下午六時三十分在敎科文中心多功能廳主講題為《文明間的對話:宗敎領袖的角色》學術座談會。
國際知名的儒學大師杜維明是哈佛大學東亞哲學及歷史講座敎授,一九九六年出任哈佛燕京學社社長至今。他在臺灣東海大學畢業後赴美深造,一九六八年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以硏究儒家文化及發揚儒家思想為志業。作為國際漢學界當代新儒家的代表,杜維明敎授的硏究,以中國儒家傳統的現代轉化為中心。
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他由關注東亞經濟發展並引發文化思考,在諸多著述中對儒家倫理與經濟倫理、企業倫理、行政管理及企業管理等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對儒家文化在現代化中的作用、現代化的不同類型、多元的現代性等宏觀課題進行了理論性的開拓,在海內外引起廣泛的討論和深遠的影響。
杜維明敎授認為,與經濟全球化不同,文化全球化是多元的。文化全球化可理解成區域化和本地化的推動力,對種族、性別、語言、地方、年代和宗敎等原始聯結的探尋,在廿一世紀特別明顯。在這個新的軸心時代裡,顯著不同的信仰系統和社群無可避免要共同存在。文明間的對話,對於在全球社會中培養和平文化而言,是理想和必要的途徑。
在這個以文化多樣性為特徵的“多種全球化”時代,所有宗敎傳統正處於根本變化之中,宗敎領袖有絕對必要學習兩種語言,一種是個人本身的精神群體的語言,另一種是全球公民的語言。為人類的生存和繁榮所需的全球公民的語言,迫使所有宗敎領袖扮演公共知識分子的角色。同時,透過宗敎領袖的政治關切、社會投入和文化觸覺,全球公民的理念不但有精神上的意義,還有經濟和政治上的意義。
是次講座將圍繞不同文明的對話,尤其是宗敎領袖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在當中的作用進行探討,相信對澳門進一步發揮中西文化融合並進的優勢,構建和諧社會別具啟發意義。座談會歡迎各社團、社會各界人士出席,留座可於本月十二日前致電七九七八五一七、七二五一八八梁小姐。
(來源:二00六年七月十日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