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文集》首發式暨馬禮遜與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即將舉行
14/03/2008

  為紀念馬禮遜來華二百周年,由澳門基金會、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及香港大學圖書館聯合主辦的“《馬禮遜文集》首發式暨馬禮遜與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將於2008年3月18日上午9時30分,假澳門旅遊活動中心2樓會議廳舉行。


  馬禮遜牧師是第一位來華的基督教新教傳教士,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開拓者。他在中國基督教傳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所留下來的學術著作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影響深遠。1807年,馬禮遜牧師作為首位被倫敦傳道會派到中國的傳教士,與澳門結下半生不解緣,他在澳門進行了《聖經》中文翻譯工作,打下基督教在華傳播的基礎。他還創辦了具現代特色的報刊、醫館和學校,將西方現代的文化事業引進到中國,並將中國的文化介紹到西方國家。馬禮遜牧師長年利用工餘時間從事翻譯工作,因積勞成疾,1834年8月1日於廣州病逝,最後與夫人和兒子一同安葬在澳門基督教墳場。


  本次“馬禮遜與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了來自中國內地、日本、台灣、香港及本地50多位學者,圍繞基督教來華與中西文化交流、馬禮遜研究為主題展開討論。


  《馬禮遜文集》是由影印本(10卷)、翻譯排印本(3卷)及馬禮遜研究文獻索引共同組成。在研討會開幕式進行首發的是影印本(10卷),內容包括《華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通用漢言之法 英國文語凡例傳》(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馬禮遜回憶錄》(Memoirs of the Life and Labours of Robert Morrison)、《新教在華傳教前十年回顧》(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


  其中《華英字典》和《通用漢言之法》屬語言類著作,是中外歷史上第一部英漢雙語詞典,其編纂的規模就是在今天仍無人能比,對於研究中國雙語詞典史也具有獨特的意義。而馬禮遜牧師的《通用漢言之法》則是在馬建忠的《馬氏文通》以前中國正式出版的一部中文語法書,對於研究中國語言學史和西方漢學史都有很大的價值。文集中的另兩本書:《馬禮遜回憶錄》和《新教在華傳教前十年回顧》,均是我們瞭解馬禮遜牧師的生平和事蹟重要資料。 


  研討會以普通話進行,歡迎社會各界有興趣人士參與。研討會安排詳情,請致電87978515,87978529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