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澳門與祖國內地的文化藝術交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由澳門基金會、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合辦之“曾川中國畫作品展”,將於本月三十一日(星期四) 下午六時正,在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舉行揭幕。
曾川,祖籍湖南雙峰,1961年出生于江蘇省淮安市,早年就讀於江蘇省藝術學院美術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博士研究生。主要藝術創作活動包括抽象水墨、現代重彩、布面油畫、雕塑、銅板畫、書法篆刻、工業設計、攝影等。現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考古學學會會員、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員、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龍山研究院文物研究室主任、深圳書畫藝術學院副教授、上海金城文物藝術專修學院藝術系主任。
有人說,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是最有理想的一代,有著瘋狂的求知渴望,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標簽。作為60後的畫家,曾川獨創性的作品源自其多重哲學的思考、視覺與功力的交融。畫家通過作品闡述自己對人生和世界觀的釋義,形成風格和內容相對獨立的藝術景觀。動靜意趣的夢境、色彩斑斕的靈魂、混沌交錯的時空,都是他表現形式之圖騰。筆下語境的重構與昇華,開拓人們的視野,引人入勝。
曾川是一位以考古學與文物鑒定見長的畫家。具有考古學治學背景的曾川,在20多年的藝術實踐中,既注重培養傳統藝術之底蘊,又敢於開創未來。其作品既充分展現了西方繪畫的表現能力,又不失中國繪畫的筆墨傳統,所謂中西合璧,組合成一幅幅流光溢彩、魅力四射的新視覺圖像。
曾川認為,中國繪畫經過近千年的厚積薄發,已走到一個需要全新的詮釋自我的時期,新文人主義哲學在現代社會時空觀影響下,必然進入一個與世界相交融的過程。中國畫正從世界的邊緣地位向中心地位推移而成為中心地位的主流走向。
曾川曾稱自己是一個唯美主義者, “永恆的追求才是美的”、“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一切”、“我追求風格而不拘泥於風格”,人們從他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的藝術追求方向。本次展出的近40幅作品,給予人們些許久違後的陌生感,這是繼劉國松、石虎、丁紹光之後,對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繪畫藝術,傳統與創新相伴相隨關係的又一次清晰紀錄。
本次展覽由本月三十一日至八月6日,展覽時間: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八時,地點:澳門新口岸宋玉生廣場澳門教科文中心,歡迎有興趣人士前往參觀欣賞。如有查詢,歡迎聯絡澳門基金會澳門教科文中心(電話:2872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