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推動中華文化繁榮發展共識 兩岸四地藝術論壇成果豐
28/12/2010

第二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前(二十)日於台灣花蓮太平洋海岸造福觀音藝術中心舉行閉幕式,來自兩岸四地文化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在兩天的會議中,圍繞《青年與中華,藝術的未來》的主題,按自己的專業提出了學術觀點或文化研究成果。


   澳門代表發言分享


   澳門代表郭敬文、初歌今、馮寶珠、林子筠、孫蔣濤等在發言中分別就網絡時代下中華藝術在澳門基礎教育的發展、全球化語境下的中華藝術、澳門藝術高等教育與青年版畫藝術展望、藝術與澳門旅遊業發展之互動關係、當代青年藝術創作中的社會責任等作了分享。


   澳門中聯辦文化教育部副部長張曉光在發言中表示:他雖然是第一次到台灣,但在數天的觀察可見台灣文化產業有其可供澳門借鑒之處。澳門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澳門有條件借助本身已有的文化特點繼續發展。


   澳門造就多個第一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在發言中指出:澳門在中華藝術和文化對外交流中的角色是重要的,澳門曾為中華大地造就了多個“第一”:第一所西式大學、第一所西式醫院、第一所以西方金屬製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廠、第一份外文報紙、第一位基督教傳教士、第一位基督新教徒等。時至今日,澳門以全新面貌繼續扮演東西文化交流的傳統角色,澳門也可為中華文化和藝術研究的對外傳播,尤其是對歐洲和葡語系國家的傳播,扮演平台角色。


   傳承優秀中華文化


   在閉幕式上,全國文聯副主席馮遠為三天會議作出小結,他認為論壇取得了以下成果:第一是達成兩岸四地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共識。在討論中大家形成了基本的構思,包括:當前兩岸關係正進入一個交流發展合作的好時機,兩岸人民來往之頻密、各項交流之深入、合作領域之廣泛都是前所未有的。兩岸四地的藝術家特別是青年藝術家要勇於擔當起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做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者。


   下屆論壇澳門舉行


   第二是通過藝術論壇加深了藝術家們的了解,跟上一屆的論壇相比,這一屆很多都是青年朋友,很多都是第一次參加活動,相信這樣的互相了解和接觸將對以後論壇的繼續舉辦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民間藝術交流也能為兩岸的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的交流提供便利,更多的機會豐富兩岸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於啟發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凝聚力。


   最後,馮遠表示,在台灣舉辦的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可謂大有收穫,意義深遠,將繼續籌辦第三屆藝術論壇,下屆論壇將於澳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