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基本法頒佈30周年
虛擬圖書館辦“網上書展”助了解內涵與實踐
2023年3月31日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下稱“澳門基本法”)頒佈三十周年的重要日子,在憲法和基本法的制度框架保障下,澳門實現了平穩過渡和順利回歸。回歸後,澳門在經濟發展、民生福利、文化教育等均取得顯著的成果。
第四屆“澳門中學生歷史知 識競賽”很榮幸得到陝西省文物局擔任競賽指導單位,及其下級單位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亦是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博物館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共收藏了18件國寶級文物)作為本屆競賽的支持單位,並為競賽分別準備了4場不同內容的歷史文化專題系列線上講座。
為培養澳門居民,特別是年青一代深入認識澳門歷史文化,由澳門基金會與澳門歷史教育學會合辦的第七期“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已於3月19日圓滿結束。
為提高澳門中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興趣和對本地歷史的了解,以及向市民大眾普及歷史文化教育,澳門基金會及其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澳門歷史教育學會及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將繼續合辦第四屆“澳門中學生歷史知識競賽”,由即日起至2023年4月3日接受報名,歡迎學校組隊參加。
澳門基金會主辦的“記憶沙龍”2023年度活動於3月13日掀開序幕。首場講座更走進澳門理工大學的課堂,並結合實地考察,配以豐富素材的線上資料庫(“澳門記憶”文史網),多方面推動年青人加深認識澳門歷史文化,並提高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
“澳門記憶”推出“巾幗傳統——五六十年代澳門婦女的社會生活”網上展
藉着一年一度“三八國際婦女節”的來臨,澳門基金會開展的“澳門記憶”文史網(www.MacauMemory.mo) 特別推出“巾幗傳統——五六十年代澳門婦女的社會生活”網上展覽,展覽輯錄自1956至1961年發表在婦聯會報《澳門婦女》上的作品,當中的精彩篇章,輔以幽默的插畫,立體地展現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婦女在社會、家庭生活中的實況。
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歷史文化校園計劃”之首屆校內“歷史知識競賽”
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參與本會“‘傳承‧傳情’──歷中文化校園計劃”,本學年以“根與魂——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在校內開展系列活動,當中包括歷史知識競賽、工作坊、舞台演出等,以推廣和宣傳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
由澳門基金會主辦的“記憶沙龍”校園專場(中學場),致力向本澳中學生推廣澳門的歷史文化,2023年校園專場講座將於2023年3月至7月期間舉辦,現正接受報名,歡迎有興趣參與的學校組織參加。
澳門基金會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於2月21日傍晚舉行2023年度第一次平常會議,總結2022年度委員會的工作情況,並對2023年度的工作計劃展開討論。
“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文史論壇”東莞舉行
獻策大灣區文化高質量發展
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東莞市委、東莞市人民政府及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本會、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及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協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文史論壇”已於2023年2月16日在東莞舉辦,本屆論壇主題“海洋文化與新發展格局”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共同為大灣區發展提供文化對策。
“‘傳承‧傳情’──歷史文化校園計劃”之 聖羅撒英文中學“博而學之──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聖羅撒英文中學爲了向該校小學生推廣澳門非遺,本學年參與“傳承‧傳情──歷史文化校園計劃”,於校內舉辧“博而學之──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透過壁報展示、互動攤位遊戲、舞蹈表演及學生作品展等多種形式,配以不同板塊的主題教學,包括藝術表演項目(粵劇、舞獅)、社會實踐(遊覽特色建築群)、禮儀及節慶(媽祖信俗)、傳統手工藝技能(涼茶製作)等,激發學生對學習非遺文化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