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研究》第三十四期經已出版
21/08/2006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並編輯的《澳門研究》第三十四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

  

   《澳門研究》逢雙月出版,迄今已出版三十四期,以研究澳門社會問題、服務社會為宗旨,推動本澳學術研究與交流,力求發揮學術為社會服務的積極功能。


  《澳門研究》第三十四期共刊載20篇文章,包括潘冠瑾〈一種政治社會學視角:從社會資本看“和諧發展論”〉,趙秉志、黃曉亮〈中國區際刑法問題研究綜述〉,賴建國〈大廈管理機關創設之法改視角〉,林浩威〈承攬運送人法律地位研究〉,連信森〈標杆管理──提升特區政府競爭力的一種可行策略,朱妙麗〈“民本”行政改革理念淺議〉,Cheong Sou Peng“An Empirical Study on TQM Implementation in Public Sector Services of Macau SAR”,葉桂平〈堅持《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精神,完善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平台功能〉,柳智毅〈澳門人力資源相關政策建議〉,朱文忠、易珊珊〈小型企業發展壯大的可行途徑〉,曾忠祿、張冬梅〈廣州彩票購買者消費行為比較研究〉,石滄金、賈海濤〈海外潮人社團發展簡析〉,李金平、王志石〈澳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研究〉,梁敏如、何銳榮〈澳門綠化與人居環境〉,董少新〈康熙年間的西醫:入而不傳及其原因〉,黃鴻釗〈西化東漸與遠東格局的變演〉,湯開建、吳寧〈美南浸信會澳門活動考述(1836-1937)〉,余果〈是“驚世之作”,還是歪曲歷史的謊言?──評《1421──中國發現世界》〉,普塔克〈跨越南洋的明朝使團──評《鄭和與海上絲綢之路》〉,王國強〈澳門圖書館事業近年發展概況〉。上述文章對澳門研究中的各種問題的涉獵面廣、分析角度新穎、見解獨到,可讀性甚高。


  《澳門研究》由澳門文化廣場有限公司總發行,定價澳門幣七十元,在本澳各大書店、澳門教科文中心及香港均有代售。  


  又本刊歡迎本澳及境外專家學者就有關澳門情況投稿發表論文,提供訊息及資料。稿件可逕寄往氹仔徐日昇寅公馬路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電話:3978135,傳真:3978140,電郵:cms.info@umac.mo,聯絡人:鄧安琪、容凱旋。


(二00六年八月二十一日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