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澳大利亞前駐以色列大使理查德 · 里格比教授是長期研究中國的澳大利亞學者,能操一口流利普通話。他坦言對該國就“一帶一路”的謹愼態度感遺憾,但相信日後會趨積極。
他留意到,以往都是由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提出一些口號、理想,吸引他國一同為伍,中國一直沒有如此。不過,中國近年已開始着手佔領話語權高地,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夢”等,而“一帶一路”倡議,則規模最大,是中國幾百年來首次提出如此雄偉、涉及如此多國家的理想,值得注意。
他形容,在“一帶一路”中,中國與他國都“非雙贏不可”,若祇有中國獨贏,其他國家都是輸家,那麼實際上是雙輸。中國需要其他國家一同獲得好處,才可以成功實現“一帶一路”。
至於外界的接受程度,理查德指大部分亞洲國家都接受“一帶一路”,日本也有所表態,出於戰略考量的印度是最大的美中不足。但南亞的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都較積極看待“一帶一路”。美國及歐洲國家則需要過程適應,因為“一帶一路”除了經濟合作,還有政治上的含意。
博彩以外謀發展
澳大利亞對於“一帶一路”亦較謹愼,理查德表示,十幾年來國內有兩種不同的敘述,有認為應積極發展中澳的經貿合作,亦有人憂慮中國的富國強兵,“並不是說對中國有敵意,絕對沒有。”祇是澳新美安全條約、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盟國所使然,“澳大利亞是中國的朋友,是美國的盟國。”
澳大利亞的處境比較特別,起初完全是大英帝國高峰期的產物。二戰後,澳大利亞在美國保護下亦活得比較舒服、自在。故從權力平衡上客觀分析,中國的崛起、強大,減少了美國的絕對權力,美國感到不安。
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盟國,多多少少會有所憂慮,“說白了,中美關係好的時候我們就高興,中美關係不好我們就開始緊張了。”
他坦言,原以為中澳兩國會就“一帶一路”走得更近,商界、地方州政府都比較積極,然而聯邦政府則較謹愼,頗為遺憾。但考慮到“一帶一路”會為澳大利亞帶來好處,相信該國亦會變得更加積極。大部分澳大利亞人都對中國十分友好,除經濟以外,教育、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亦越發頻繁,長遠來說,對中澳關係持樂觀態度。
至於澳門在“一帶一路”中的角色,理查德認爲,澳門過往五百多年的歷史中,一直在物質、知識、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橋樑作用,相信澳門人“基因”可發揮的可能性比較大,“一帶一路”可為澳門提供一些除了賭博之外的新發展道路。
理查德 · 里格比
資料來源:2017年6月10日《澳門日報》A03
鏈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7-06/10/content_1184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