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基金會與中國拉丁美洲經濟技術合作委員會合辦的“2011年中國拉美加勒比經濟技術合作論壇”已於2011年6月27至28日在澳門舉行,論壇主要就中國拉美加勒比國家關係與經貿合作、貿易機會與中小企業合作、基礎設施與工程承包合作,直接投資、股權投資與礦產領域的合作,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及其在中巴、中拉經貿交流中的角色等專題作深入討論。
論壇主要分兩天進行,6月27日的歡迎晚宴在澳門威尼斯人酒店宴會廳舉行,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代表主辦單位感謝與會嘉賓的支持,表示在澳門舉行論壇對於促進中國與拉美加勒比地區在經濟貿易領域的全面合作、加強澳門作為中國對外交流合作重要窗口的角色,將起積極的平台作用。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代主席劉關華以及論壇贊助單位代表的南光集團總會計師彭晉鴻,分別向與會嘉賓介紹澳門經貿近年的發展形勢,以及澳門作為中西經貿合作服務平台所具有的各種獨特優勢。
論壇的開幕式於6月28日在澳門威尼斯人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主禮嘉賓包括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王勝洪,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盧樹民,中聯辦秘書長崔國潮,委內瑞拉駐華大使羅西奧.馬內羅,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拉丁美洲經濟技術合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前駐阿根廷大使柯小剛,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
行政長官崔世安在開幕式上的致辭表示,中國和拉美加勒比地區均是發展中國家,近年經濟增長迅速,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向前發展的主要經濟體系之一。中國已成為拉美加勒比地區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投資國。在澳門舉辦該論壇,可促進中國與拉美加勒比地區的深入合作、拓展澳門的合作平台空間、實現中國內地、澳門與拉美加勒比地區的優勢互補。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相信可成為促進與拉丁語系地區交流合作的理想平台。他希望論壇可深入探討在後金融危機時期,中拉經貿合作的挑戰和機遇,令中國與拉美加勒比地區的經貿關係進一步發展。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王勝洪表示,中拉貿易額由十年前的不足150億(美元,下同)迅速攀升到1,830億元,年均增28.4%。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拉經貿合作持續深化,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充分顯示雙方經濟的巨大互補性。澳門作為連接中國與葡語國家、拉美國家的橋樑和紐帶,為促進中外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繼續發揮着獨特作用。
開幕式後論壇以小組形式分6個專題展開討論,論壇的嘉賓包括來自18個拉美國家駐華使節、6位大使、100多 家內地企業,珠江三角洲亦有數十家與會,盛況空前,體現對澳門適度多元化的支持。
中國拉丁美洲經濟技術合作委員會副主任袁國林表示多國使節希望將論壇常態化舉行,透過澳門的中葡、拉美平台,拓展商機。是次論壇的舉行,取得不少成效,當中以認同澳門的拉美平台角色,所產生的效益最大,亦為中國和拉美企業提供互相認識的機會,與會者認為拉美資源豐富,希望中國企業到當地投資新興產業,估計後期效益會逐漸顯現出來。今後澳門需要加強服務平台功能,如資訊服務、稅務服務、財務服務等,為聯繫中國和拉美地區,提供更多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