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05/07/2014 - 15/07/2014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二展廳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推動中國書畫藝術發展,促進澳門與內地的文化藝術交流,讓更多的內地民眾認識和感受澳門書畫藝術家作品之魅力。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國家博物館、澳門基金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支持的 “孫蔣濤畫展――慶祝澳門回歸十五周年”展覽活動,開幕式將定於2014年7月5日下午四時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
孫蔣濤,1960年生於江蘇贛榆,南京藝術學院博士畢業,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師從中國著名山水畫家張文俊先生,初習人物,後攻山水,喜作潑墨潑彩,落筆大膽,一氣呵成。又博採眾長,除了研究劉海粟、傅抱石繪畫外,近年更是潛心吸收新金陵山水畫派精髓,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開創出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是一位富有創新精神的實力派畫家,憑著獨特的藝術語言、鮮明的個性風格,在藝術界得到肯定。以“山高水長”水墨作品在當今中國畫壇獨領風騷。其水墨畫藝術作品風格獨特,在繼承傳統水墨畫用線的基礎上,創作出具有現代文化精神品格的山水畫藝術作品。
孫蔣濤繼北京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洛陽美術館、北京中央黨校圖書館、浙江美術館、澳門塔石體育館舉辦畫展之後,本次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畫展一方面是為了慶祝澳門回歸十五周年,另一方面則是他2003年中國美術館展覽之後向業界所作出的十年彙報,因此,具有特別的意義。其出版有《千禧暢懷三人水畫集》、《張文俊、孫蔣濤師生山水畫集》、《山高水長•孫蔣濤山水畫集》等。其一幅六十八厘米乘六十八厘米的作品《溪流圖》,還獲國家文化部和航空航天辦公室邀請隨“天宮一號”升空,二○○八年他的作品跟隨着“呼喚和平、歌頌和諧”為主題的《和平頌》書畫篆刻藝術珍品搭載“神七”宇宙飛船遨遊太空。多年來,孫蔣濤沒有放棄對自然的感悟和范寬圖式中的崇高、偉岸、雄渾、豪放的景仰,他在尋找傳統山水畫與當代的一種契合,通過筆墨的演繹而將高遠的視覺感受還原成圖像中的不拘一格的表現。他畫面中的那些可以說是零亂的筆墨和皴擦,往往通過細心的線條組織而成為山,變為石,瀑布飛流隱於其間。孫蔣濤的筆墨辯證法在亂和治之間所表現出的從容淡定,反映了他對於山水精神的一種把握,而非現實景象的一種寫真或寫生。中國繪畫中的筆墨方式在孫蔣濤這裡所表現出的神奇和變化多端,就是在非規律性的寫的表達中,將文化的意蘊貫穿其間,使圖像的觀賞成為一種品賞,讓人們在想像之中豐富他的創作。
是次展覽展期由2014年7月5日至7月15日假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二展廳舉行並向大眾免費開放觀賞。澳門這個地方雖然是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前沿陣地,但是,這一地區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著一如既往的感情,因此,像孫蔣濤這樣的畫家能夠得以生存和發展,並融入其中。孫蔣濤的山水是澳門藝壇的一朵奇葩,他增加了澳門文化的豐富性,也加強了澳門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聯繫。本次在國博南二展廳一千多米展線上展出孫蔣濤近年悉心創作的三十多幅山水畫作品,集中體現了畫家超凡的藝術追求。

